3月29日,记者从市生态环境局获悉,今年,南阳市将通过抓好春、夏、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攻坚四个专项行动,落实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和差异化管控措施,调整产业、能源、运输、用地和农业投入结构,持续推进空气质量提升行动。
结合全市实际,针对四季气候特点,研究制订春、夏、秋、冬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分段进行实施。春季专项行动以降低PM2.5为重点,深入开展控尘、控烧”、控煤、控烟花爆竹四项工作;夏季专项行动以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控制为主线,突出抓好挥发性有机物和氮氧化物协同治理;秋季静稳天气增多,扩散条件变差,专项行动以扬尘防控和秸秆禁烧为重点,完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加强重污染天气管控;冬季专项行动以重污染天气应对为重点,做好错峰生产、散煤治理、农村“煤改气”、柴油货车管控、烟花爆竹禁售禁放等工作。
在重污染天气预警期间,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和省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按照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要求,落实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和差异化管控措施,不搞“一刀切”。对评为A级和引领性企业的,实行自主减排;对评为B级的,按规定落实减排措施;对评为C级及以下和非引领性企业的,从严管控。
目前,全市纳入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涉气企业共3451家。其中,绩效引领性企业5家、B级企业11家、保障类企业70家、C级企业2家、D级和非绩效引领性企业3363家。启动黄色预警时,水泥、砖瓦窑等行业114家企业停产,耐材、人造板制造等行业487家企业限产,2340家正常生产;启动橙色预警时,水泥、砖瓦窑、铸造等行业545家停产,制药、有色金属压延等行业1497家限产,989家正常生产;启动红色预警时,水泥、砖瓦窑、铸造、陶瓷等行业719家停产,玻璃、食品制造等行业2038家限产,184家企业正常生产。鼓励企业“B升A”“C升B”提标晋级,采用在线监控、用电监管等信息化手段,倒逼环保绩效水平低的企业提升治理水平,引领服务企业绿色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运输结构、用地结构和农业投入结构,从源头上解决污染问题,推动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