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河南环协

环保资讯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环保动态 > 环保资讯 > 正文

全国每年产生五百万吨废铅蓄电池,如何管理?我国将建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
时间:2019/3/26 9:13:36 来源:

中国环境报记者钟兆盈 通讯员尹月湖州报道 3月21日-22日,由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天能集团联合举办的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环境管理培训班在浙江省湖州市开班,政府管理部门、高等院校、铅蓄电池企业、环保公司等单位近4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嘉宾及学员齐聚一堂,探讨废铅蓄电池行业环境管理。

我国是铅蓄电池生产和使用大国,产量占到了世界近一半,每年约有500万吨铅蓄电池报废。废铅蓄电池可利用率高、再利用价值大,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矿山”。全面加强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利用,提升跨区域转运水平,是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环节。

在培训班上,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的专家,先后解读了《废铅蓄电池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和《铅蓄电池生产企业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试点工作方案》。方案要求,到2020年,北京、天津、河北等20个试点地区,铅蓄电池领域的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体系要基本形成,废铅蓄电池集中收集和跨区域转运制度体系初步建立,有效防控废铅蓄电池环境风险;试点单位在试点地区的废铅蓄电池规范回收率达到40%以上。跨省(区、市)转移废铅蓄电池的,鼓励省级生态环境部门之间开展区域合作,简化跨省(区、市)转移第I类废铅蓄电池审批手续,试点期间对试点单位跨省(区、市)转移申请可进行一次性审批。

山东省固废管理部门分享了相关管理经验和做法。为实行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山东省投资40万元开发建设了全省废铅酸蓄电池收集和转移管理信息系统。他们按照编码规则,对所有收集站、暂存点进行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唯一独立的编码,并固定于二维码制作、识别系统及全程网络监控系统。通过信息系统,实现了系统提报、系统审批、系统跟踪,同时也为企业、群众“零跑腿”“少跑腿”搭建了平台,提供了便利。

中国新能源电池行业的龙头企业——天能集团,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绿色智造、规范回收、循环发展的经验和做法。苏州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的专家先后讲授了废铅蓄电池行业的现状、处置新型技术等;浙江、辽宁省固废管理部门先后分享了生产者责任延伸、建立收集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骆驼集团、超威集团的代表也在培训班上发了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河南生态环境厅

河南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许昌市生态环境局

河南省环境监察网

河南环境宣传网

商丘市生态环境局

信阳市生态环境局

周口市环境保护局

驻马店市生态环境局

济源市环境保护局

兰考环保局

电话:0371—61655315 传真:0371—61655315 手机:18837195177 邮箱:hnshxbjb@163.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明路41号许继集团1号楼3楼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南环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权威:河南省环境保护官方网站 性质:开放性网站
豫ICP备19019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