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无废城市”是提升固体废物治理整体水平、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和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的综合载体。近年来,郑州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及时优化调整任务清单,积极探索工业废物资源化利用、社会源废弃物循环利用和“无废细胞”阵地建设工作,成效日益显现。顶端新闻即日起推出“无废郑行”系列报道,聚焦郑州“无废城市”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生活垃圾分类后加工成新商品、废旧家电提炼出稀有金属、报废汽车拆出的各种材料都有用处……“无废城市”建设工作开展以来,郑州市以推进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重点城市建设为抓手,不断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创新再生资源回收模式,探索构建具有郑州特色的资源循环型产业体系和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全市废旧物资资源化和再利用水平明显提升,生态环境和城市面貌持续改善。
每天上午9时,自带智能称重、AI摄像头、在线结算等工具的哗哗回收智能垃圾收运车,都会准时到达位于郑州市管城回族区陇海新村的可回收车临时停靠站点。
把提前分好类的废纸箱、饮料瓶分别放上称重器,简单操作后,社区居民李阿姨亮出微信收款码,当天扔垃圾的收益瞬间到账。“这个智能垃圾车太方便了,安全又便捷,大家垃圾分类的积极性也提高了。”李阿姨说。
智能垃圾车收运的生活垃圾,在垃圾站中转暂存后,会被运到管城回族区再生资源分拣中心,这里也是目前省内最大的以“参观+体验+共享”为理念的垃圾分类科普教育示范基地。经过精准分类后,收运的垃圾会被送往不同的加工企业:塑料制品送往塑料工厂制成家居用品、纺织品、建筑材料;废纸送去造纸厂制造再生纸、吸音隔音材料;旧衣物一部分送到纺织厂进行环保再生加工,另一部分转送或出口到非洲、东南亚等国家;而冰箱、电视、洗衣机等家电则需要运往专业的拆解企业进行拆解。
“我们每天能处理80吨可回收物处、10吨废旧织物、20吨大件垃圾、20吨园林垃圾,每月能暂存10吨有害垃圾,基本满足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需求。”分拣中心负责人任继然告诉顶端新闻记者。
据介绍,郑州市已建成区(县)级生活垃圾分拣中心12座、专业分拣中心7座,基本达成“一县(区)一分拣中心”的布局要求。
机动车到达使用年限后,是不是就只能卖废铁了?事实上恰恰相反,在机动车回收拆解企业看来,这些报废车浑身是宝。
预处理环节收集的废油液和拆卸的废铅酸蓄电池等物料,被放置在专业的容器中,并转移至符合环保要求的危险废物贮存库临时存放。等达到转运量后,会交给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置。
来源:顶端新闻
宣传:河南省环境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