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进入河南环协

市县环保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 市县环保 > 正文

突出重点、创新实践!郑州市打造地下水污染防治“郑州模式”
时间:2023/11/22 9:59:00 来源:
地下水污染防治“郑州模式”

突出重点


创新实践



640.jpg


国家首批地下水试点项目——新密市双洎河流域超化段废弃煤矿井调查评估与封井回填工程顺利完成,郑州昕星金属表面工程有限公司土壤污染源头管控、绿色化改造正在实施……


2022年以来,郑州市作为全国21个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之一,扎实推进地下水试验区建设,结合实际探索创新地下水治理管理制度,探索水土联治技术规范,在管理层面实现了全国“三个率先”,在技术层面为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打造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郑州模式”。


探索创新管理制度,先后印发《郑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郑州市地下水污染防治试验区建设2023年度实施方案》《郑州市试点县(市)农业面源污染监测监管办法(试行)》《郑州市地下水污染源渗漏排查工作方案》等多个工作方案,在管理层面实现了全国“三个率先”:


率先联合印发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方案针对郑州市黄河冲积扇与山前冲洪积扇交接、土地利用类型多样的特点,形成了地下水类型丰富地区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的“郑州模式”,2023年1月18日生态环境部印发的《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简报》(2023年第1期)中将郑州市初步形成的“黄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协同防治的重点区划定方法”作为地方典型做法进行通报推广;


率先完成县级及以上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补给区范围划定,采用了多种方法划分水源补给区,相互对比、验证完成了县级及以上集中式地下水饮用水水源补给区范围划定,形成了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划定技术模式;


率先将土壤、地下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纳入执法检查计划在土壤、地下水环境监管重点单位核发或换发的排污许可证中,载明具体、可操作的土壤及地下水污染防治义务,开展排污许可清单式执法检查。


探索水土联治技术,构建了“四精三同”(精细调查、精确识别、精准研判、精准施策、同步预防、同步治理、同步监管)“七个模式”。形成“区域—场地协同”的调查评价模式、黄河流域地表水—地下水协同防治的重点区划定模式、“水文地质单元划定—模型拟合—污染时空演化解析”的补给区划定模式、供水井串层污染通道精准修复技术和废弃煤矿井分层防渗阻断污染通道回填技术模式、人口密集区“分层管控、分类修复”的污染地块水土协同防治模式以及地表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同防、同治、同管”的三同模式等。正在推动编制出台《郑州市土壤污染重点监管单位和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排污单位污染预防一体化管理办法》《郑州市地块尺度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协同分类管理办法》《郑州市建设用地地下水污染健康风险评估技术导则》《郑州市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技术指南》等。


截至目前,试验区建设包括的地下水污染防治重点区划定、在产企业地下水污染防治、地下水型饮用水水源补给区划分和保护、“地表水—土壤—地下水”污染协同防治、地下工程地下水生态环境保护探索、地下水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和经济政策的探索创新等6大类19项建设任务中,全市地下水“双源”调查、重点区划定等12项已完成,到2024年,全面完成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体制机制创新的示范试验区建设任务。


来源:郑州日报

宣传:河南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编辑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

河南生态环境厅

河南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许昌市生态环境局

河南省环境监察网

河南环境宣传网

商丘市生态环境局

信阳市生态环境局

周口市环境保护局

驻马店市生态环境局

济源市环境保护局

兰考环保局

电话:0371—61655315 传真:0371—61655315 手机:18837195177 邮箱:hnshxbjb@163.com 地址:河南省郑州市管城回族区东明路41号许继集团1号楼3楼
Copyright @2016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河南环协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权威:河南省环境保护官方网站 性质:开放性网站
豫ICP备190197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