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技术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技术指南》)、《建设用地土壤污染修复目标值制定指南(试行)》(以下简称《目标值制定指南》)、42种化学物质增补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以及《水质6种苯氧羧酸类除草剂和麦草畏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等5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以下简称5项监测标准)。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
◇会议指出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制定印发《技术指南》是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重要举措,对强化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监督,规范和指导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工作具有重要意义。要加大宣传和培训力度,为地方生态环境部门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技术支持,推动提高生态保护修复生态环境成效评估的系统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会议强调
科学合理制定土壤污染物修复目标值是有效开展修复活动的必要条件。制定《目标值制定指南》,有助于推动污染地块修复工作的健康发展,有效管控建设用地土壤污染可能造成的人体健康风险,保障人居环境安全。要抓好《目标值制定指南》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宣传、解读和培训,引导地方充分应用,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不断推动完善《目标值制定指南》及有关配套文件。
◇会议指出
◇会议强调
来源:生态环境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