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7日,黄河流域发展指数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水利部发展研究中心、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线上线下共同发布。
《流域发展指数研究报告(黄河1990-2020)》封面
黄河流域发展指数是基于系统工程、热力学熵、信息熵和耗散结构理论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表征了流域发展的不确定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可用来衡量流域发展质量。该指数数值越大表示流域发展质量越高,越趋于良性循环。
此次发布的研究结果表明,1990—2020年间,黄河流域发展指数总体呈现先降后升、趋势向好。特别是2012年以来,随着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一系列重大治理保护措施实施后,黄河流域发展指数持续提升。黄河正从一条善淤善决善徙、洪水灾害频发的忧患之河逐步转变为一条利民之河、安澜之河。
与会专家表示,黄河流域发展指数研究通过构建流域巨系统综合评价体系,客观评价了黄河流域整体发展质量,揭示了黄河流域巨系统的历史演变规律,将为黄河保护治理重要规划和重大工程决策评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效果量化评估提供理论技术支撑。
黄河流域巨系统框架图 图片来自《流域发展指数研究报告(黄河1990-2020)》
此外,黄河流域发展指数研究还从中观尺度,将黄河流域巨系统划分为河流健康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社会经济子系统,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流域河流健康指数、生态环境指数和社会经济指数。
研究报告建议,未来应进一步加强各子系统协同,助力流域发展质量提升;围绕完善黄河流域水沙调控体系、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加快落实水资源最大刚性约束、优化流域能源发展战略等关键问题,强化流域治理保护重点工作;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以底线思维应对黄河流域风险因素。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