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河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仲田在参加全省第五期“三个一批”项目建设活动后,冒雨赶赴洛阳伊河龙门大桥,孟津区二道河水质监测断面、尾水净化人工湿地生态修复项目工地等处,调研黄河支流汛期水质安全和环境治理工作。他强调,全省生态环境系统要树牢“四个意识”、践行“两个维护”,坚定扛稳政治责任,持续加大黄河支流的污染防治力度,加强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确保入黄支流水质稳定达标,推动黄河干流和支流生态环境、水环境不断改善,不断增强沿线人民群众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王仲田一行徒步勘察了龙门大桥上游涉水排污单位达标排放情况,发现国考监测断面附近,仍存在集中降雨期间雨污分流不彻底等情况。王仲田指出,要严格防控汛期生态环境风险,加快建设完善城中村、老旧城区、城乡结合部、建制镇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生活污水收集管网,加大污水管网排查力度,推动老旧管网修复更新,推进管网混错接改造,加大日常巡查、抽查、暗查频次,防止出现旱季“藏污纳垢”,雨季“零存整取”等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消除污水直排,坚决守牢黄河流域生态环境安全底线。
在孟津区二道河水质监测断面及污水处理厂尾水净化人工湿地生态修复项目调研期间,王仲田带领省生态环境厅有关专家,和当地政府、施工单位负责人交流探讨行之有效的方法路径,统筹谋划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提升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等功能,持续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他强调,要强化干支流、左右岸联动,深入排查影响黄河水质的工业源、农业源、生活源,深入推进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执法检查、涉水排污单位稳定达标排放、农村环境突出问题综合整治、生态破坏问题排查整治、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执法检查、生态环境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等6个专项行动,全面打好黄河生态保护治理攻坚战。 王仲田指出,我省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取得显著成效,近两年,黄河出省水质始终保持在二类水质以上,山东作为受益方,共兑现河南省生态补偿资金1.26亿元,也体现出我省治理成效凸显,流域水质整体持续向好。同时也要看到,国家对黄河干支流环境监测的考核越来越严,人民群众的期待越来越高,加之异常天气不断出现,个别断面出现了不能稳定达标的情况。各地要高度重视,成立水质超标管控小组,明确专人专班,结合水质自动站、污染源在线、河流流量等数据,加强水质变化趋势研判,及时发现解决影响水环境问题。要针对污染较重河流和好水变差、不能稳定达标的断面,综合分析,标本兼治,编制“一河一策”治理方案,谋划建设一批城镇污水处理、水污染综合治理等工程项目,改善河流水质,尽快稳定达标。 调研期间,王仲田还来到河南省生态环境厅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驻地看望慰问,详细了解同志们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他强调,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制度安排和重要抓手。 一要 二要 三要
督察专员丁晓阳,厅水生态环境处、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第三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办公室,河南省生态环境监测和安全中心、技术中心负责同志,洛阳市生态环境局、孟津区、伊川县有关负责同志参加。
来源:河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