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河南省沿黄生态廊道濮阳县金堤河两岸,首次引入的109株落羽杉全部成活。今天,湿地管理人员正加紧补种一千平方米的地表绿植。
濮阳县湿地管理中心主任 张喜红
落羽杉是淮河流域的常见树种,在我们这里是很少能够存活的。经过实施保护修复湿地,植被绿化恢复丰富了湿地的物种,促进生物多样性。
这两年,金堤河湿地公园新增野生植物500多种,栽种乔木灌木10万株,吸引了一大批濒危珍稀鸟类来此栖息、繁育。
濮阳县摄影爱好者 王斌法
我们和几位摄影爱好者已经是第三次在这等候拍摄了。没有想到能拍摄到绿头鸭群,非常震撼 非常漂亮。
哪里环境好,鸟儿最知道。濮阳县在黄河两岸建起120公里的生态廊道,加强林、草、水面等生态系统重建,打造出多个水系相连、道路相通的湿地公园。
不只是濮阳,河南结合黄河中游、下游不同地形地貌特征,在全线全域因地制宜开展沿黄复合型生态廊道建设,涵盖了200多万亩沿线湿地总面积,也为整个生物的迁徙提供“越冬地”和“加油站”。
河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
野生动植物与湿地监测站站长 王春平
截至2021年底,河南省已经建成了346处自然保护地,濒危野生动植物的分布新纪录不断刷新,像朱鹮、大鸨、青头潜鸭、金钱豹等一大批濒危野生动物,形成了明显稳定的种群。
今年河南计划完成沿黄生态廊道绿化8000亩,已完成5700亩,累计完成11.5万亩。预计年底将实现黄河生态廊道河南段全线贯通。
河南省自然资源厅二级巡视员 冯进城
以干流沿黄生态廊道为线,以自然保护地为珠,串珠成链,以此来提升链里面的
河湖、湿地、林草等生态系统的质量和服务功能。
记者手记
顺着沿黄生态廊道河南段一路走来,一场人与自然和谐的醉心之旅。让人感慨:如今的黄河两岸是如此美丽!
这次我们重点采访的豫北濮阳县,近年来践行“两山”理念,通过生态廊道建设,把过去风沙大、水土流失严重的黄河两岸变成了如今的生态“绿带”,不仅成了珍稀动植物的美丽家园,更成了百姓安居乐业的幸福地。
今年年底,绵延数百公里的生态绿带贯通后,将为河南沿黄地区群众带来更多惊喜和生态福祉。
来源:河南卫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