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冬以来,驻马店市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森林河南建设决策部署,按照“西部山区增绿、东部平原补网、全域廊道提质、乡村绿化添彩”的总体思路,全面实施国土绿化提速行动。为扎实落实国务院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要求,该市充分挖掘农田防护林用地潜力,围绕农田防护林建设,持续发力,加快推进。全市继续实行“挖深沟、修宽路、先定权、再植树”的林网建设模式,共整修路沟1503条、1185公里,植树160万株,折合造林1.78万亩,建成林网示范片区114个。
精准规划,破解用地难题
一是提前谋划,做好顶层设计。去年8月,驻马店市创新思路,超前谋划,首次委托第三方编制《2021年造林绿化详细规划》,对各县区造林绿化的任务、重点、布局等进行统一科学规划,设计造林小班1593个,制作了农田林网、山区生态林等规划图,为冬春造林绿化提供了“施工图”。二是落实政策,调整造林规划。国务院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的相关要求和省委政府落实意见出台后,林业部门主动与自然资源部门对接,对规划成片造林的地类性质进行核实,对占用耕地造林的进行调整,坚决做到落实上级政策不走样。三是突出特色,编制建设方案。各县区结合自身实际,在落实造林绿化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制订具体的规划建设方案。正阳县立足耕地面积大、村庄沿路分布的县情,出台《2021年度高标准农田林网建设实施意见》和《县乡道绿化升级改造规划》。汝南县依托宿鸭湖保护区编制了国土绿化一湖、一城、一村、一网格“四个一”建设方案。上蔡县结合人口多、耕地少、村庄密的特点,对26个森林乡村的村内绿化、农田林网等进行对标规划。
精细实施,提高造林质量
按照分年度推进、分区域治理的思路,通过集中布局上规模、示范引领提质量,将新建、完善林网建成精品。一是整修路沟,打好基础。平原县都建设一定数量的5千亩以上的高标准林网示范区。按照要想植好树、先修沟渠路的思路,片区内新修或拓宽道路路面主干道达到8米以上、次干道6米以上、生产路4米以上,每侧路肩培护宽度不低于1.5m。正阳县按照公路绿化的“正阳模式”对构成林网骨架的35公里道路进行绿化升级,每侧培护4米。汝南县对示范林网片区内12.8公里的主干道路两侧,回填客土扩宽路肩,每侧达到3米。二是选好树种,合理配置。按照防护功能为主、兼顾景观效果的原则,突出乡土优良树种、高大乔木,适当配置观赏花灌木。主干道路按照每侧2行乔木、生产路按每侧1行乔木多树种全干混交栽植,株间配置紫薇、海棠等花灌木。正阳县兰青乡1.5万亩林网示范片区单侧栽植杨树、白蜡、苦楝、椿树2行,配置树种以海棠为主,着力打造万亩海棠观赏基地。三是明晰产权,确保质量。推广农田防护林建设的四种模式,第一种是政府统一规划出资建设,纳入村集体经济管理;第二种是政府出资整修路肩、拍卖,对外承包经营;第三种是政府出资补助苗木费用,对外承包经营;第四种是村委组织整修路肩、拍卖,用拍卖收入支付整修路肩费用。通过以上运作模式,解决“资金谁来出、树木谁来种、成林谁来管”的问题,保证种得上、管得住、能成林、有效益。
精心组织,加快造林进度
一是领导重视,高位推进。去冬以来,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分别听取国土绿化工作汇报,专题研究部署。2020年12月,市委、市政府召开高规格的森林驻马店生态建设推进会。2021年2月,市政府召开2021年度冬春造林现场会,推进造林工作进度。春节过后,市绿化办下发《关于做好春季造林绿化工作的通知》,同时通过各种媒体发布全民义务植树倡议书,推动春季造林工作再掀高潮。目前,全市已完成造林7.98万亩,是省下达年度造林任务8.14万亩的98%。二是加大投入,强化保障。各县区在财政极其困难的情况下,出台了农田林网建设补助办法。正阳县对建成的每个精品片区补助25万元,对林网建设排名前三名的乡镇分别再奖励10万元、8万元、5万元。新蔡县对新建林网造林每亩补助1000元,拓宽道路建设林网的每亩补助3000元。三是强化督导,严格奖惩。市委、市政府对综合排名前三名的县区分别进行通报表彰。市绿化办成立两个国土绿化督导组开展巡回督导,建立督导台账,跟踪存在问题的整改。
来源:河南环境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