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3月2日公布的环境信息显示,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排名中,我省郑州、洛阳两市2020年空气质量退出全国后20位。
据悉,郑州市近年来在污染减排特别是减煤上迈出了大步伐。全市非电燃煤锅炉全部清零,主城区煤电机组全部清零,基本实现平原地区散煤清零;全市6300多辆公交车全部实现了新能源化,更新新能源出租车8400台;全市11万辆黄标车全部淘汰完毕,注销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车籍近2万台;累计整治取缔1万多家“散乱污”企业;基本实现重点行业超低排放全覆盖。
“2021年,我们将围绕减污降碳主线。”郑州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王春晓表示,一手抓PM2.5和臭氧协同控制,推动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一手抓产业结构、能源结构转型,持续加强生态建设,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基础。
作为老工业基地,洛阳市则在工业治理上下了大功夫。洛阳市实施了市区77家高排放企业退城搬迁,淘汰落后产能260万吨、落后企业153家、落后生产设施300余台(套);关闭 “散乱污”企业8000多家并确保动态清零;完成18家传统产业集群综合整治、3300项工业企业治理任务;城市区燃煤机组和30吨以下锅炉“基本清零”;淘汰国Ⅲ及以下柴油货车1万多辆,推广新能源车1万多辆,完成1万多台重型柴油车和1.4万多台非道路移动机械治理。
“我们将持续优化结构,严格落实‘六控’措施,突出源头精准治理。”洛阳市生态环境局党组书记、局长蒋智涛表示,2021年,协同推进生态保护和污染防治、协同推进减污与降碳、协同推进颗粒物和臭氧治理、协同推进服务企业和严格执法,努力建设生态更优的生态强市。
来源:河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