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日前获悉,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省美丽浙江建设领导小组“五水共治”(河长制)办公室联合印发《浙江省全面推进工业园区(工业集聚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到2022年底前,全省重点园区全面完成“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向水而兴的浙江,再次扬起以治水倒逼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征帆。
先行先试再发力 全域攻坚零直排
调查工业企业129家,核查内容点近1000个,监测布点近800个。
在浙江先行创建“污水零直排区”的启动区之一——宁波石化经济技术开发区园区,针对区域重化工业发达、工业污水排放强度大的问题,园区历时4个月对工业企业排水现状进行了调查,累计投入资金约6亿元启动了污水管道明管化改造。如今,工业污水不再“藏”在地下,而是全部在地面上“跑”,一目了然。
“‘五水共治’工作推进之初,第一阶段的治水多是‘治表’,而没有‘治本’。‘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治污的根本性举措,只有做到‘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全覆盖了,才是真正实现了治污的标本兼治。”浙江省副省长陈奕君表示。
“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是推进碧水攻坚战的基础性、标志性工程之一,而工业园区污染负荷最重、整治任务艰巨,其建设成效直接决定“污水零直排区”创建工作的成败。
据了解,自2018年启动“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以来,浙江省已累计完成300余个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有效促进了园区环境治理水平的提升和企业环保责任的落实。在各地的经验探索之上,全省将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工作全面铺开,应纳尽纳、应建尽建,要求各类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产业集聚区、工业集中区等各类工业园区均纳入“污水零直排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