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法官上门执行拍卖
在厂房里发现大量危险废物
他们果断干预了!
汞,是毒性很高的重金属,人体口服、吸入或接触后会导致肝、脑损伤。汞的化合物二甲基汞,仅数微升接触在皮肤就可以致人死亡。
近日,无锡中院在执行案件过程中拍卖某公司的厂房,执行法官在现场调查中发现该厂房内堆放大量国家危险废物含汞废灯管(编号HW29)。
▲ 废旧灯管
▲ 包装好的废物
近百吨危险品近十年未处置已堆积如山,存放仓库条件破旧,如不及时妥善转移处理,随时可能发生环保安全责任事故。
无锡中院严格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财产保全和执行工作中对危险标的物加强安全监管的紧急通知》规定,迎危而上,妥善处置,加强与地方政府联系,强化安全责任监管,排除重大环境污染隐患,确保了一方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
现场勘查、摸清情况
执行法官多次前往现场勘查,调查危险品的数量、状况、存放时间、堆放原因等,多次要求危险品的所有人提供信息,确保摸清底数、掌握实情。
▲ 现场查看固危废物
▲ 现场询问情况
联系政府、确定方案
执行法官主动与当地政府及环保、安监部门联系,反映情况,并邀请上述部门专业共同到现场勘查,明确标的物的危险性质,评估处置风险,共商处置方案,共同履行环保安全监管义务。
▲ 听取街道、专业机构工作汇报
▲ 街道工作人员沟通
▲ 协商处置方案
选定机构、依法处置
法院与当地政府一起从有资质的固废处理公司中选择资质合格、信誉良好、设备先进、技术领先的公司承接固废转移及处置工作,对该公司提出的处置工艺,处理方案进行多次审核,确定方案后依法逐级上报环保安监管部门及上级法院报备同意。
▲ 与安监机关工作人员交流
全程监督、确保安全
在整个处置过程中,无锡中院指派干警多名,同时邀请地方政府、环保、安监部门及双方当事人、厂房买受人、固废处理公司共同到场监督,现场强调要做好无缝衔接,注重处置过程中的安全、防污染问题,通过全程监督,确保处置过程安全绿色环保。
▲ 查看运输包装
▲ 交待注意事项
▲ 与当事人、专业机构交待注意事项
随着清理运输工作顺利开展,百吨级有毒废物被安全转移,清理、运输过程紧张、有序,未发生任何泄漏,当事人对法院工作极其满意,同时解决了政府部门多年未决的难题。本次清场工作既体现了执行法官迎难而上的担当与作为,又为法院处置危险废品的执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